返回

第七十五章 点地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两条船一路都是同行,从通州一直到江宁。


 桐城靠近铜陵,上一段陆路靠近长江,整个江南的中心在江宁府,自是金陵六朝古都。


 今日行船已至淮安,很快就要进入扬州的地界儿,江宁也快了。


 张廷玉他们直接从扬州转道,顺着长江往上,经过江宁、铜陵,上岸之后便回桐城。


 船到淮安的时候,张廷玉本来没注意,可没想到半道上船竟然被人拦了下来,说要收过河钱。


 张廷玉只道:“不是只有过往的商船才收吗?我们只是顺路下来的客船。”


 他们的船,要在淮安停靠一阵,上岸采买做补给,无论如何都要往码头上停靠。刚刚一靠,这收钱的就来了。


 张廷玉真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一路上已经见廖逢源扔出去百多两银子了。


 若是普通商户还不会,可偏偏廖逢源在茶行之中算是出了名的人,走南闯北,名字都在河道衙门的册子上,想逃也逃不掉,每次遇见摊手要钱的只能乖乖给。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会轮到自己。


 说句实话,张廷玉现在很不想给钱。


 但前面的廖逢源一直在给张廷玉打眼色,示意他别冲动。


 顾怀袖在船里看着,皱紧了眉头,运河跨越不同的地方,每个地方的规矩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到了这淮安,竟然连普通的行船都要给钱,长此以往什么人有钱过河?


 一面是河道衙门的盘剥,一面是漕运衙门的管制,一条运河被两只蛀虫给吃着,也难怪这水面是越来越浅了。


 顾怀袖觉得讽刺,她只远远看着没说话。


 那边的张廷玉也知道跟下面的人没办法说话,就算争得了一时的理儿,回头来吃亏的还是他们。


 这河上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稀奇。


 更何况,治标不治本,也是困难。要把这“过河钱”的事情给解决了,可没那么简单。


 暂时忍过这一时,回头再议。


 张廷玉穿着也就是普通,不像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的公子,所以旁边那差役也是看人不起,轻蔑地掂了掂手里得银子,好歹还是让他们过了。


 重新上船,张廷玉却已经直接去了廖逢源的船。


 刚刚上去,廖逢源就重重地一跌脚:“说说这都叫个什么事儿啊,我现在这船上装着的东西还不值钱,不算是最要紧的。若是我拉着商船回京城,那事儿可才大了。您瞧瞧方才那小东西的嘴脸,不就是个破差役吗?不管是在扬州还是京城,江宁还是杭州,换了是我的地方,直接一指头捏死他。可在河上,他们就是大爷!”


 廖逢源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


 现在官商已经开始逐渐靠拢,尤其是在富庶江南,官员跟商人的关系可算是相当密切。


 廖逢源说自己伸手捏死人,病不是开玩笑。


 张廷玉也没想到,过河钱都能收到自己身上来了。


 他前几天就已经给过廖逢源主意了,只是廖逢源事后一句话都没说,似乎还有些犹豫不决。


 现在,廖逢源的心思又开始动起来了。


 他请张廷玉坐下,叹了口气:“您前几日出过的主意,我思虑再三,不敢用。”


 “哦?”


 张廷玉自然知道他肯定有什么为难之处,却只作不知,顺着他的话来问。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也没必要遮掩了。


 廖逢源叹了口气:“我一直说我说会馆的第二把交椅,可万青会馆却是我拉起来的架子。您如此心思剔透的人,难道没想过这其中的猫腻?”


 张廷玉眉头一挑,一副惊诧表情,微微一按自己额头,仿佛是才想到这个问题:“廖掌柜的若是不提,我全然没想到那个地方去。”


 一看就知道张廷玉是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不说。


 廖掌柜的跟张二公子认识这几年,又怎么可能对这一位的秉性没有所知?


 他也就是打趣那一句,下一句却接着方才的话说了:“原本我该是第一把交椅,人家都要喊我这里一声会长,结果平白杀出了个‘沈铁算盘’,我这位置可不就丢了吗?”


 沈铁算盘?


 张廷玉往日可没听说过,他皱了眉,“这名号我不曾听过,廖掌柜的尽管详细说一说。“


 廖逢源这才长叹一声,将前几年拉着人在京城建立会馆的经历给说出来。


 原本这廖逢源在苏杭一带乃是相当有名的茶场,本朝万岁爷登基之后就南来北往做生意了,在京城的根基很深,手里也有足够的人脉,三十年以来几乎垄断了整个江南茶业。


 会馆是廖逢源跟自己同乡的商人们商定过,约好了建造的。


 起初只是修造的一间别院,以供大家落脚,后来觉得地方不够,就扩张成了会馆。


 会馆正式落成,已经是五年之前的事情了。


 结果那一年,平白出了个“沈铁算盘”。


 这一位沈铁算盘,名号可大有来头。


 听说这人原本是账房先生出身,也不知哪里发了一笔横财,后来下水从商,竟然一路青云直起,财源广进。


 江南向来是鱼米之乡,茶叶、盐、丝绸,也都是江南一绝。


 这账房先生,便是卖布匹丝绸出来的,后来生意大了,“盐”这个字太重,不敢碰,茶要稍微轻一些。本朝各地素有饮茶之风,更何况这东西江南不缺,南北走一趟利润极高,所以沈铁算盘很快尝到了甜头,凭借雄厚的财力后来居上,力压廖逢源,活生生从廖逢源的手里挖走了这个茶行万青会馆会长的位置。


 当时为表公平,乃是由众位商人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巨贾出来,坐上第一把交椅。


 廖逢源一直觉得自己是胜券在握,根本不担心,哪里想到当初出了这个主意,等到结果出来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沈铁算盘技高一筹,生生说服了半数以上的人,夺走了第一把交椅。


 于是,廖逢源屈居第二。


 这么多年,竟然真的再也没翻出去过。


 廖逢源说起这沈铁算盘,一半是复杂,一半是佩服。


 “你还别说,若这人跟我没有深仇大恨,我还想跟他交个朋友。这人发了一笔横财的时候,也不过刚刚及冠,听说祖籍山东。说来,还算是一代儒商。姓沈,单名一个恙字,无表字。江南百姓称之为‘沈万三第二’,我们行内称之为‘沈铁算盘’,倒是从来没人叫他名字的。”


 沈恙?


 张廷玉细细琢磨了一下,这一位听上去却是颇为传奇了。


 “方才廖掌柜的说,这人原本是账房先生出身,忽然发了一笔横财,这才从商?”


 也就是说,在这个沈铁算盘的人生之中,这一笔“横财”才是一切的起点。


 只可惜,这钱到底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


 廖逢源道:“这我哪儿知道啊?整个江南人人都这样传说,可真没人知道得清楚,要不怎么都叫沈万三第二呢?巨富沈万三,不是有个聚宝盆吗?一枚大钱放进去,一生二,二生三……”


 这玩笑,也就博人一笑了而已。


 若这问题这么简单,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事情还是要扯回点上。


 廖逢源最大的问题,就卡在这个沈恙的身上。


 “您是不知道,这一位看着是厉害,可浑身上下都是毛病。他有钱,能上下打点好了官府,自家的商船不会出问题,可咱们茶行他不管啊。若真是闹起来,吃亏的只有我们这些被排挤的。唉……也真是遇得到了哟……”


 一说起这个沈铁算盘,廖逢源就只剩下唉声叹气了。


 “若是整个茶叶行当联合抬价,必定要这一位铁算盘点头同意,所以您的问题其实是――怕铁算盘不答应?”


 张廷玉总算是弄明白了。


 往常一直在京城,即便回江南,结交的都是文人士子,可这“商”之一字,却似乎跟他很远。


 他从来没有想过不做官,可到底做官也是一门学问。


 像现在整个运河经过的地界儿,这些官儿都是蠢货。做官不能这样做,要讨好人,也得看准了讨好。与其搜刮民脂民膏,讨好一个不一定能登基的太子,还不如别趟进这浑水里,否则一个不小心直接掉脑袋。


 廖逢源这边若真下得了狠心,那可是一场大风云。


 所以说啊,做官这种事,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好。


 张廷玉心里想着的东西很多,脸上表现出来的却是极少。


 廖逢源点点头:“可不是这样,只可惜张二公子在桐城,想来也不会在扬州或者江宁府停留,更不会往杭州去,等一到地方,却是无人能问了。”


 “其实不然。”


 张廷玉闻言,摇了摇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廖逢源一怔:“二公子此话何解?”


 这话简单啊。


 张廷玉将手中的茶盏一放,起身一整湖蓝色的长袍,竟然直接走到旁边,将外面帘子一撩,外面的天光就透进来了。


 远远地,邬思道还躺在那边睡觉。


 张廷玉手一指那横斜着的潦倒身影,却道:“这一位朋友应当能帮您,只是他肯不肯帮,廷玉却是不知了。”


 廖逢源万万没想到张廷玉竟然这样欣赏那一日胡言乱语之人。


 原本廖逢源想要杀人灭口,只是碍于张廷玉在侧,虽动了杀心,却一直没动手,而今听见张廷玉说此人堪用,不由得又是一怔。


 这人看上去根本就是个成日喝酒,潦倒落魄,自以为有经世之才而不遇的狂人,哪里像是个有真本事的?


 然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想那沈铁算盘,当初不也根本名不见经传吗?


 廖逢源这么一想,便知道自己是犯了大忌。他是最近两年光顾着跟沈铁算盘斗,养尊处优惯了,也就越发没个计较。


 心里给自己捏了一把汗,廖逢源看了看外头对此毫不知情的邬思道,又看了一眼张廷玉,道:“多谢张二公子指点了。这件事,若是有什么进展,不管敝人是在江宁扬州还是杭州,都会悄悄差人给你送信来的。”


 张廷玉眯眼笑笑,点点头,却道:“我夫人约莫还在等我,这便去了,廖掌柜的您忙活着吧。”


 忙活着吧,还有得忙活呢。


 张廷玉换了竹排回去,上船就看到顾怀袖在里头榻上打盹,船尾那边小石方正跟摇橹的师父说话,两个人有有说有笑的。


 他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然后进去。


 青黛也昏昏欲睡,不过张廷玉一进来,她瞌睡就被吓醒了。


 “二……”


 刚刚想要开口,却见张廷玉给她比了个嘘声的手势,青黛于是连忙闭嘴。


 不过就这么一声,顾怀袖已经掀开了眼皮子。


 她本来就没睡着,自然是听见声音就知道张廷玉已经回来了。


 摆摆手,顾怀袖让青黛出去,却捏了落在一边的扇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懒洋洋问道:“谈完事儿了?”


 张廷玉坐上来,往她身边躺,双手枕在脑后,轻松得很:“我在想,我若真入仕了,保不齐怎么折腾呢。”


 “瞎折腾。”


 顾怀袖嗤笑了一声。


 她猜到张廷玉就是闲不住,要闹些事儿出来。


 张廷玉慢吞吞道:“很快日子就不无聊了,有好戏看了,大家一起乐呵起来……”


 顾怀袖瞬间无语,这人得无聊到什么程度,才能出那种惊天动地的主意?


 哄抬茶价,说来也就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可真要出了事,那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口头的事。


 “茶价一涨,各地的米面、棉麻丝葛……都要跟着涨,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可是要往大了闹的。你真不怕追查到你身上来?”


 往年哄抬米价的情况是出现过的,但那都是饥荒之年,东西紧缺得很。


 就那还导致平明百姓大肆砸打各商行米铺,这平时哪里来的涨价的理由?


 一涨,就要涨出事儿来。


 不过张廷玉这个主意,也就是让茶价的上涨变快了而已。


 他不出这计策,南北交通之物也迟早会涨,只是时间上推后一些。


 唉。


 顾怀袖暗叹了一声,自己这一位夫君的脑瓜有些神奇,她要不还是把花在吃上的时间多分一些给张廷玉吧,免得这一位爷哪天性质来了,又给人当谋士出主意,闹个天翻地覆可不好喽。


 至于现在的热闹,能看则看。


 顾怀袖不着急。


 两个人躺着,随着那船摇啊摇,过了几日到江宁,便告别了廖逢源的大船,一路顺着长江而上,从铜陵登岸,沿陆路往桐城而去。


 桐城背靠三山,环有二水,乃是个风水不错的地方。


 顾怀袖早先来过这里一次,想起来跟张廷玉有接触也是这时候。


 故地重游,顾怀袖难免觉得有些唏嘘。


 短短一年时间,变化太大。


 桐城地方不大,张廷玉跟顾怀袖回来的时候,还引起了一阵围观。


 人人都道不知是哪里来的大户人家,有人跟着一看,马车竟然进了桐城张家大宅,这才有人认出来,张家二公子带着二少奶奶回桐城住了。


 到底是并不是很繁华的地方,民风还淳朴,不管是心地善良,或者别有目的,竟然有不少街坊邻居送一些当地的吃的过来。


 顾怀袖还在张罗府里的事情,张家大宅也不小,他们只住一个院,常年看在这里的是郑伯,也是桐城本地人,这会儿正领着顾怀袖四处看。


 外面的婆子喜气洋洋地端着一大堆东西来,“二少奶奶,这是街坊们送来的,都是不值钱的小东西,您吃个心意就成。”


 盘子里的都是一些家常糕点,各式江南小吃,看上去别有意趣。


 顾怀袖叫人端下去放着,又吩咐了自己身边的丫鬟,也将京城带来的一些东西给送回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这桐城还不知道要住多久呢。


 顾怀袖稳打稳扎,慢慢来,总归这日子要让自己过得舒坦才好。


 张廷玉站在庭前,看顾怀袖过来了,指着那一树还在开花的点地梅道:“你该见过京城花厅那边的一丛点地梅,便是从这里移栽过去的。在那边花期短,这儿竟然还开着。”


 顾怀袖掐了一朵花在指间,轻嗅一下,却道:“我不觉得二爷是个儿女情长的人,想必也不是思念京城的亲人们,怕是这会儿在高兴自己终于能出来透口气儿了。”


 闻言,张廷玉顿时开怀笑起来,他伸手拿过顾怀袖掐在手里的一朵浅紫色点地梅,只轻轻一松手,任由其落地,一脚轻轻踩住,轻叹道:“知我者,怀袖也。”


 作者有话要说:2更,出去吃点东西,回来继续码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