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国皇帝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公元1328年九月的淮河之畔,在濠州钟离太平乡一个叫孤庄村的小村子里,有户普通的农家出生了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的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元璋发迹之后,人们怀着各种目的制造了许多关于他出生时情景的神话:有人说他的母亲曾经梦到仙人送来一丸闪闪发光的仙药,吃下以后就有了这位真龙天子;也有人说他降生时红光冲天,甚至让左邻右舍以为着了大火,纷纷提着水桶赶来。种种牵强附会的传说玄而又玄,但在当年,这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放牛、砍柴,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作为一个才能出众的政治家,幼年的朱元璋也确实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品质和能力,比如极旺盛的权力欲。作为孩子群中的领袖,他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装扮皇帝。道具很简单,只要他往土堆上一坐,把叶子粘在脸上当胡子,头上顶块木板就当是皇冠。大大小小的孩子排列成行,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山呼万岁,三拜九叩,坐在中央的朱元璋——当时他的名字还叫朱重八——得意洋洋,大概从这时起就培养出了皇帝瘾。


 当然作为一个领袖决不能只享受荣耀,他还负有谋划和决策的责任,并随时准备着为此承担风险。童年的朱元璋和许多小伙伴一起为地主家放牛,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明朝开国元勋的徐达和汤和。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一次饥饿的孩子们实在难以忍受,朱元璋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地主家的牛杀了来吃。


 这个计划很快就得到了执行,但当他们的面前只剩下一堆牛骨头时,许多孩子却感到了由衷的恐惧。看着瑟瑟发抖甚至痛哭流涕的小伙伴们,朱元璋又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他把牛尾巴塞进石头缝,回去说牛钻进了石头缝里,再也拔不出来了。愤怒的地主无可奈何,只能把为首的朱元璋痛打一顿了事。虽然受了些皮肉之苦,但朱元璋在孩子群中的威信却更高了,他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经历中锻炼了智慧、勇气和杀伐决断的统率力,所有这些都为他将来打天下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当朱元璋渐渐走进青年时代时,历史也翻到了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此时的中国北方平原上,几乎所有的人们都从空气中闻到了末世来临的气息。死神的脚步距离人们越来越近,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的人们都惶惶不可终日。公元1344年,淮北地区爆发严重的旱灾、蝗灾和瘟疫,无数人在这接踵而来的灾难中失去了生命,其中就包括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当年秋天,无处谋生的朱元璋到附近的皇觉寺出了家,这一年他十七岁。在寺庙里,朱元璋的身份是“行童”,也就是僧侣的仆人。他在这里受到所有人的任意驱使,每天与他相伴的除了无穷尽的劳动就是无休止的责备,这使得他无比烦闷。于是他的反叛精神爆发出来,不能和寺里的人当面交锋,干脆就拿庙里的泥菩萨出气,在它们背上写上“发配三千里”之类的字样,算是又在想象中过了一把皇帝瘾。最后朱元璋只在皇觉寺待了五十天就离开了,从此四方漂泊,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生涯。


 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


 中国古代许多皇帝都有画像流传下来,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画像自然受到更多关注。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同一个朱元璋竟然有两张完全不同的画像流传下来:一张五官端正,方脸慈眉,另一张却是又长又弯的一张刀柄脸,下巴比额头长出一截,看起来凶神恶煞,杀气腾腾。究竟哪一张画像才是真实的朱元璋?


 答案当然是后一张。朱元璋的特殊长相曾经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契机,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正式开端。在云游四方的八年旅程中,朱元璋结识了许多江湖朋友,见识和阅历也迅速增加。这时侯已经是天下大乱,各地都有许多农民起义的队伍,朱元璋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参加起义军才会有前途,所以在至正十二年(1352)时,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准备投奔郭子兴的部队。但守城的兵士看到这么个长相奇怪、身材高大的和尚闯来,又见他二话不说,只称要见首领,就认定了他是奸细,打算就地处决。郭子兴得到消息,生怕错杀了来投奔的好汉,就赶到城门来,一看这面貌古怪的和尚神情气质中颇有英雄气概,心里很是喜欢,问清楚他是前来投奔的,就留下他作了步卒。


 就这样,朱元璋一生中最重要的契机来临了。他原本就很有能力,如今又懂得抓住机会,很快就锋芒毕露,引起了郭子兴的注意。他在军队里屡次立下战功,和郭子兴的养女马氏结了婚,又趁招兵的机会把昔日的旧友伙伴都纳入军中,渐渐培养起自己的势力。后来郭子兴去世,朱元璋就继承了他的势力,成为这一部义军的首领。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迎立韩林儿为皇帝,号为小明王,国号为宋。朱元璋被小明王任命为左副元帅,后来又因战功屡次升迁,到至正二十三年时,因救援小明王而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十年前那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他掌握着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再也没有人能够小觑他的势力,而他本人也已经踌躇满志,正摩拳擦掌地为下一个人生目标努力了。


 乱世从来都是最适合冒险家活动的舞台。在元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除了朱元璋之外,还有许多英雄或者枭雄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他们之中,有贩运私盐起家的张士诚,出身渔家、后来作过小吏的陈友谅,泛海贩盐的方国珍,帮佣出身的陈友定,差役出身的明玉珍等。这些人分别拥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各自割据了一块地盘,想要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功业。和他们比起来,朱元璋也拥有自己的特点。和古往今来许多成功的领导者一样,他胸怀大志,果敢坚毅,善于用兵和用人,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当然还比别人多了一些运气。于是在人生功业的第二个阶段中,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一一败在他的手下,他成了群雄中最终的胜利者。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他占据着江西、湖广一带的地盘,建立了大汉政权,自立为皇帝。他在元末割据的群雄中势力范围最大,军事实力也最强。他拥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水军,大小战舰几百条,野心勃勃,一直想要吞并朱元璋的地盘。而张士诚在富庶繁华的江浙一带建立了大周政权,从此就沉浸在江南纸醉金迷的生活里,手下的文武百官相互攀比着聚敛财富,整个政权都表现出一种不思进取的气氛来。


 当时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势力都与朱元璋的势力相邻,究竟先攻灭哪一方势力,成为一个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抉择。朱元璋的许多下属看到张士诚的军事实力低于陈友谅,就建议他先攻张士诚后打陈友谅,但朱元璋却做出了与他们相反的判断。他认为张士诚缺乏进取心,陈友谅却习惯进攻,如果先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必然会全力来攻打自己,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而如果先攻打陈友谅,依照张士诚的性格,肯定会犹豫不决,不会断然参与他们的战争。于是他做出果断的决定:先和陈友谅交手。


 后来的形势发展果然如朱元璋所料,部下们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判断。从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这两方势力在应天、江州、鄱阳湖等地进行了几次重大战役,杀得惊天动地。特别是二十三年夏天的鄱阳湖战役,双方都调动了主力部队参战,陈友谅的部队号称六十万,将大战舰用铁链锁在一起长达十几里;而朱元璋的部队是二十万,主要利用小型战船和火器进攻。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役,局面僵持不下,双方竭力苦战了三十六天,互有胜负,朱元璋几次险些被擒,陈友谅的军粮也终于告竭。正当陈友谅打算退兵,想要重整旗鼓卷土再来时,命运却抢先终止了他的计划:一支飞箭穿过他的头颅,这位枭雄的人生就此划上了句号。第二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友谅之子陈理出降,汉政权灭亡,这片疆土从此为朱元璋所据有。


 这一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设置文武百官,大量招贤纳士,稳固自己的势力,准备讨伐张士诚集团。朱元璋和部将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将张士诚的领地一步步攻克。首先是江北和淮东,然后又攻下湖州、杭州等地,剪除了张士诚的羽翼,最后用大军包围苏州,攻打了十个月后终于破城。张士诚烧死家属后自杀未遂,被带去见朱元璋,问话不答,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其处死,但也有人说他是被关进监狱后自缢而死的。朱元璋对当地百姓支持张士诚的行为很是不满,后来对他们采取了很多报复性的赋税政策,直到他去世时都没有改变。


 朱家天下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底,朱元璋派廖永忠去迎接小明王韩林儿,但廖永忠却在半路上把韩林儿的船凿沉,让他葬身在长江的波涛里。虽然事后廖永忠受到了惩罚,但人们都认为这件事情是朱元璋授意所为。这样一来,即使是在名义上也没有任何人能再约束朱元璋了。他一边攻打浙东的方国珍和福建的陈友定,一边决定向北方进攻,夺取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


 在这次行动中,朱元璋再次体现了自己的远见卓识。当时大将常遇春提出方案,建议一路向北直接攻取大都。他认为只要攻下大都,其他的城池也都会望风而降。但朱元璋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大都是元朝政权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必然是城池坚固、防御严密,不易攻取。一旦久攻不下,各地的元朝援兵赶来,自己就会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地。所以他提出方案,要先取山东,撤去大都的屏障;再回头攻下河南,剪断元军羽翼;最后攻下潼关,占据门户。这样大都周边几个方面的控制权就都可为自己掌握,这时再攻打大都,便可万无一失,然后再向西进取,届时云中、九原和关陇等地也都可以迅速攻取。


 部将们纷纷赞成朱元璋的意见,此后形势的发展也证明了他的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河南等地先后被攻克,至元二十八年闰七月,元顺帝带着一部分王公贵戚和官员军队从京城的北门逃往上都,八月,大都城终于被徐达等人攻下。在此之前的几个月,朱元璋已经平定了南方大部分地区,他认为统一整个中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决定称帝,建立自己的王朝。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这一天,朱元璋登皇帝位,建都在今天的南京,建元洪武,大明王朝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从此开始。


 建国之后,朱元璋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元朝时各地的统治机构叫做行中书省,掌管各地的军、民、财政事务,职权过大。朱元璋改变了元朝的做法,他在各地分别设立都、布、按三司,即掌管军政的都指挥使司、掌管民政的布政使司和掌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使得三方面的管理机关各自独立,分别直接由中央统辖,这样就把地方上的事务管理权统统收归中央所有,大大加强了皇朝权力。


 后来朱元璋又借着清除胡惟庸势力的机会,撤掉了丞相和中书省的设置,提高了原处于中书省之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让他们分别掌管一部分国家事务,从此不再设丞相,把国家大家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了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对军事机关、监察机关和各种经济、法律制度等进行了重大改革,约束了宦官、后妃和外戚的权利,提倡朴素简单的文风,建立起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但这是以皇帝本人极度的勤政工作为前提的,后来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不可能像朱元璋这么勤奋,所以他创下的制度到后代皇帝手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皇帝与旧贵族


 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了明王朝延续几百年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政治人物之一。与此同时,作为一位颇有识人之明与容人之量的英雄人物,他对于当时其他的豪杰之士也怀着欣赏与敬佩之情,比如与他对峙很久的扩廓帖木儿就是最令他佩服的人物。


 扩廓帖木儿本名王保保,是元末名臣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后来被他收为养子。至正二十二年时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杀,扩廓帖木儿承袭其职,从此就成了朱元璋的对头。交战多年,朱元璋始终未能使扩廓帖木儿臣服,却也钦佩他的才能与意志。有一次朱元璋派曾经与扩廓帖木儿同为元将、如今却已经归顺自己的李思齐前去劝降他,结果见面时扩廓帖木儿对李思齐礼遇有加,分别时却派骑士将他送到边界处,告诉他要留下一只手臂作纪念,李思齐也是个好男儿,既然知道不可避免,只好砍下一只手臂交给骑士,回来后不久便重伤而死。


 虽然这样,朱元璋却越发敬佩扩廓帖木儿。后来他曾经与部下谈论起谁是自己心目中的天下奇男子,别人都猜测是早逝的常胜战将常遇春,但朱元璋说,常遇春虽然勇猛,却是自己的部下,而扩廓帖木儿却始终没有臣服于他,所以更令他心折。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也曾有扩廓帖木儿出场,但关于其妹赵敏的情节却是虚构出来的。事实上王保保确实有一个妹妹,当他逃回和林时,许多家属都被明军俘获,朱元璋就让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秦王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为王妃。虽然他一心要结交扩廓帖木儿,但直到洪武八年时扩廓帖木儿病逝,朱元璋始终未能如愿。


 朱元璋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重视对手的出身,这大概和他自己出身贫寒有一定关系。而且由于他自己也曾经是元朝的子民,所以对元朝的皇族和名臣后裔也很重视。比如成吉思汗时期名将木华黎的后代纳哈出,虽然他与朱元璋打交道时先降后反,后来又占据辽东久为边患,但朱元璋却始终对他很客气,终于想方设法劝其投降。这里当然不乏笼络人心的因素,但“名臣之后”这一背景也确实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朝初年时大军北征蒙古,抓回了元顺帝的孙子,有人劝朱元璋行献俘典礼,但他却觉得这样对待前朝君主的后代太不忍心,坚决不答应。有人对他说唐朝开国时也曾经举行过献俘典礼,他却说那是处理王世充的方式,如果是对待大隋的子孙,恐怕就不会这样做。事实上,朱元璋对待和王世充类似的其他割据政权首领时,态度就非常严厉,比如张士诚和陈友定都被他下令杀死,这也与他奉元朝为正统,而将当时的割据群雄都视为乱贼有很大关系。


 胡蓝大案与功臣们的下场


 与结发妻子比起来,朱元璋的贫贱之交们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古语说“狡兔死,走狗烹”,除了赵匡胤能通过杯酒释兵权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外,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很难避免杀功臣的事情,但杀戮功臣最多最惨的还是开创明朝的朱元璋。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几乎被他杀了个精光,一杀起来就是满门抄斩,而且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让几百年后的人听起来仍然不寒而栗。


 可以同患难,为什么却不能同安乐?究其内在原因,无非是形势改变,人心也随之改变。当年大家一起打仗,战争时期没有涉及到太多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而建立明朝之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利益纷争摆到了首要位置,各种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开国不久,朱元璋为功臣徐达修了纪功坊,另两位功臣吴良、吴祯兄弟酒醉路过,看到后气不打一处来,认为皇帝只给徐达修而不给自己修,是对他们功劳的藐视,于是动手就砸,一直惊动了朱元璋。第二天朱元璋问明原因,知道两人只是与徐达争功,并不是存心挑战自己的权威,也就一笑了之,给两人也修了就算完事。


 如果功臣们只是为这些细节上的小事纠缠一番,朱元璋倒也不会太介意,但功臣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拥有大量土地和奴仆卫士,身边还有许多依附他们、为他们出谋出力的人,而且这些人都是带兵打仗出身,在各地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威望,使得朱元璋越来越不放心。再加上许多功臣素质较低,肆意胡作非为,大量侵占民田,纵容家人欺压无辜,完全不把法纪放在眼里,终于成了为害百姓和王朝政权的祸首,朱元璋也曾经几次三番警告,比如在洪武六年的时候他就命令工部铸造了一块铁榜,上面明示了不许“公侯之家强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芦荡及金、银、铜场、铁冶”;不许“功臣之家屯田佃户、管庄干办、火者、奴仆,及其他亲属人等,倚势凌民,夺侵田产财务”;不许“功臣之家受诸人田土,及朦胧投献物业”等等。但曾经为缔造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们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里,铁榜放出后他们照样犯法不误。


 自己在世时功臣们就已经这样无法无天,等到百年之后,自己的继承人面对这样一群不知进退的元勋时,还能够坐稳江山吗?在朱元璋看来,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他和他的后代理应享有对这个国家的绝对统治权。面对越来越无法主宰的形势,朱元璋终于不能再容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以各种名义诛杀功臣,首先爆发的就是洪武十三年时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开始追随朱元璋,明朝建立后一直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洪武十年左右做到丞相的位置。徐达和刘基等人一直很看不上胡惟庸的人品,曾经在朱元璋面前提出过不同意胡惟庸担任丞相,胡惟庸得知后便一直怀恨在心。他曾经想要买通徐达的家人诬陷徐达造反,但却没有成功。朱元璋也没有听从徐达和刘基的意见,仍然任命胡惟庸为丞相。后来胡惟庸的权势越来越大,人也日渐跋扈骄横起来,他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随意控制朝政,各部门上奏给皇帝的文件先拿来自己看,如果有对自己不利的意见就藏匿起来不给皇帝看到。各处的钻营之徒和想要办事的人都纷纷找上门来,送给胡家的金银财宝和珍奇名马不计其数。这时胡惟庸仍惦记着当年刘基对他的意见,总算找机会把他毒死了才算解恨。


 后来朱元璋终于决定剪除胡惟庸的势力。他逐步削去了胡惟庸的各种权力,最后把他处死,还追加了各种谋反通敌的罪名,又趁此机会将许多功臣牵入此案中,说他们与胡惟庸结党营私,打算共同谋反。结果许多开国功臣全家被杀,十年间共处死三万余人,共有一公、二十一侯被杀死或者在死后被削去爵位,朱元璋为此还专门作了《昭示奸党录》颁行天下。


 胡惟庸案牵涉时间、范围极广,连早已在家休养的七十七岁的李善长也被扣上意图协助胡惟庸篡位的罪名,全家七十余口都未能幸免。后来有人上书为李善长鸣不平,说他本来就已经位极人臣之首,即使再帮助胡惟庸当上皇帝,能享受的荣华富贵也不会超过今天,何必还要冒造反的风险?如果说他自己打算当皇帝倒还有可能,要说他帮助胡惟庸谋反,简直是荒唐至极。朱元璋看了以后没法反驳,也没有再追究。


 胡惟庸案是对功臣势力的重大打击,十几年后的蓝玉案更是几乎把功臣势力诛杀殆尽。蓝玉也是凤阳定远人,还是常遇春的内弟,英勇善战,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很欣赏他,将他比作历史上的名将李靖、卫青。但他后来也是居功自傲,嚣张跋扈至极,随意侵占民田,鞭打前来调查的官员;随便操纵军队人事处理和部队调动;出征时侵占战利品;途经喜峰口时由于守关官员没有及时开门,他竟让兵士毁关强行通过。这些都引起了朱元璋的强烈不满和警惕,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时,有人控告蓝玉谋反,审讯中又牵连出许多开国功臣,朱元璋趁此机会又将许多开国功臣灭族。这次前后共杀了两万余人,事后据此事件颁布的《逆臣录》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名列其中。


 从此之后,功臣们的势力再没有对朱元璋的统治造成任何威胁,以至于当他的孙子建文帝受到叔叔燕王朱棣的军事进攻时,昔日的功臣良将荡然无存,竟没有人能为他统兵打仗,保住皇位。但无论如何,夺取孙子皇位的毕竟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家的江山并没有落入外人手中,这也许是对长眠地下的朱元璋唯一的安慰吧。


 明朝也有*


 在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算得上是出身最贫寒的一位。虽然后代经常有人拿他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相比,但刘邦在当时至少还是个亭长,而朱元璋却是从和尚、乞丐这样的社会最底层一路白手起家,击败了割据四方的群雄,最后迫使元顺帝撤出大都,统一天下的。


 正因为从社会最底层一直做到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所以朱元璋的心态也很复杂。一方面,他为自己的旷世伟业深感自豪,经常向人炫耀自己从一介贫民奋斗到天下之主的传奇历程;另一方面,他在潜意识里也很以当初的卑微出身为耻,总觉得别人瞧不起他。这种极端自尊和极端自卑的心态交织在一起,就让他时时处处疑神疑鬼,做出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暴虐行为。


 说到*,人们一般联想到的都是清朝的雍正、乾隆等几个皇帝,实际上早在他们之前几百年的明初洪武年间,也曾经出现过轰轰烈烈的文字冤狱,而且罗织罪名的理由更加稀奇古怪。有许多官员在进献的贺表里写到“作则”两个字,这本来是很常用的词语,但朱元璋立即就联想到“作贼”,认为官员们在骂他是造反出身。除此之外,他还会从“生”联想到“僧”,从“取法”联想到“去发”,认为别人在讽刺他做过和尚;把“帝扉”当作“帝非”,把“有道”当作“有盗”,无论看到什么都觉得别人不怀好意,于是大开杀戒,许多人因此掉了脑袋。后来官员们实在没有办法,干脆请朱元璋自己写出固定格式的公文发往各地,以后大家上表的时候照样抄写,只需更换一下自己的官职姓名而已,这才算保住了大家的性命。


 被朱元璋怀疑成*的人很少有能逃过一劫的,有位姓张的官员却是个例外。他的贺表里出现了“天下有道”和“万寿无疆”的字样,朱元璋理所当然地理解成“天下有盗”,盛怒之下把他抓来审问。但他却说:“‘天下有道’是孔子的原话,‘万寿无疆’是《诗经》里的原文,这能算诽谤吗?”朱元璋想了半天无言以对,只好把他放掉。左右的人很惊奇,纷纷议论说:“这些年能幸免的,也就这一个了!”


 不但官员们受到怀疑,皇亲国戚们要保住性命,也必须时刻小心。有一天朱元璋和郭宁妃的哥哥郭德成一起喝酒,看到他喝醉了以后摘掉帽子,头顶上只剩下几根稀稀拉拉的头发,不禁随口开了几句玩笑。没想到郭德成趁着酒醉随口说了句“就这样我还嫌多呢,哪天全都剃光了才好!”这一下正触动了朱元璋的忌讳,他立即变了脸色,不再说一句话。郭德成酒醒之后才明白过来,知道大祸临头,干脆装起疯来,把头发全部剃光,穿起了和尚的衣服,每天敲着木鱼大念佛号不止。这一招果然奏效,朱元璋也被欺骗了过去,对郭宁妃说:“看来你哥哥真是疯了,本来还以为他在说笑话呢。”后来政局动荡,许多功臣皇亲都未得善终,郭德成却安然无恙。


 继承人问题


 与朱元璋的多疑暴虐不同,壮年早逝的皇太子朱标的性格比较宽容敦厚,后来他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也继承了他这种性格。朱元璋觉得太子过于宽厚,希望他更严厉一些,而皇太子也经常觉得父亲过于暴虐苛刻。曾经有一个传说,说是太子向皇帝进言,请他不要杀人过多,朱元璋就把一根满是荆刺的条杖扔在地上让太子去拿。看到太子无处下手的窘状,朱元璋这才说:“我现在所作的一切,正是为你去掉这些扎手的荆刺,否则将来你怎么坐江山?”太子却不以为然,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民,这一下把朱元璋气得大发雷霆,顺手抄起一把椅子就朝太子扔过去,吓得太子只好逃跑。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完全是不同的施政性格和治国思路。


 皇帝和太子意见不合,夹在中间的大臣也跟着倒霉。有一次朱元璋要大开杀戒,皇太子复审案卷时却打算从宽处理,朱元璋就问御史袁凯究竟自己和太子谁对谁错,袁凯不好直说,只好回答说皇帝是为了执法,太子是出于仁慈。朱元璋听了大发脾气,说袁凯是在耍滑头,想要两边讨好,这一下把袁凯吓坏了,干脆也装疯扮傻起来,任凭朱元璋怎么命人折磨他也不声不响,回家后自己用铁链锁住脖子,蓬头乱发唱歌不止,做出种种疯癫的举动,骗过了朱元璋派来探察的使者,才算保住一条小命。


 后来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伤心不已,让谁当继承人就成了心头的一件大事。皇太孙朱允炆年纪太小,朱元璋怕他做不稳皇位,就有些想把大位传给和自己颇为相似的四子燕王朱棣。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出了一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朱棣和朱允炆来对,结果朱允炆说了句“雨打羊毛一片膻”,让朱元璋很生气,而朱棣开口却是“日照龙鳞万点金”,颇有帝王气象,朱元璋不禁喜出望外。但轻易改变继承人毕竟是件大事,他自己也犹豫不决,就去和大臣商量。大臣回答说:如果让第四个儿子当太子,那么老二老三往哪儿摆?他们的心里会服燕王吗?一句话说进了朱元璋心里,他也只能感叹说:“一切都看天意吧!”


 朱元璋平时很注意对儿子们的教育,把许多儿子都培养得精明能干。后来几次大案把开国元勋宿将几乎杀光,他只好把对蒙古的防务交给了燕王等几个儿子,北边一线成了他们的封地,正是在边境的守御生涯锻炼了朱棣的能力,也培养了他的势力,从而使朱棣得以坐大,后来他能够夺取朱允炆的皇位,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七十一岁的朱元璋患病卧床不起,三十天以后去世。他被葬在南京城外钟山下的明孝陵中,周围是几座功臣陪葬墓,墓主分别是开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达、岐阳王李文忠、江国公吴良和海国公吴祯等。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曾在朱元璋剿灭功臣的行动中受到牵连,但能够附葬在这里,终究也是一种幸运和荣耀。


 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四年后被燕王朱棣推翻代替。朱元璋立下的许多制度被明朝的后代帝王所继承、发展和完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生前曾经那么努力地巩固皇权,希望子孙后代永享太平富贵,但大明王朝终究还是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他的许多子孙也都落到极其悲惨的境遇,朱元璋在世时又怎能想到这些呢?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