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将军已经带队离开棠吉了。”赵易跟着车队走了半天,就得到了来自东枝的最新情报。
带来情报的是先锋军的老队员,最开始跟随赵易三人的杜兴吾和刘公梁。
他俩提前迎在了路上。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可惜遇到了日缅人围攻车队的事,被挡在了公路另一端。
缅甸人溃逃,兵荒马乱的,两人还是避了一阵,临近黄昏才联系上了正准备在附近安营扎寨的赵易。
他们带来的关于东枝的最新消息是25日的。
和历史一样,200师25日就攻下了东枝。比历史要好一些的是,他们不光攻下了东枝,还帮着第6军守住了雷列姆。至少在25日,杜兴吾两人来的时候,雷列姆还在远征军手中。东枝和雷列姆两道门户关住了日军进攻腊戌的野望。
“历史真的改变了。”赵易心中也暗暗吃惊。
原历史中,日军在24日就攻克了雷列姆,直接北上又在28日进攻腊戌。可现在雷列姆依然在远征军手里,腊戌也暂时是安全的。
“雷列姆差点就丢了。幸亏戴将军早有防备,早就派出了援军,稳住了阵脚。”杜兴吾的消息让赵易猜测到了雷列姆援军的来历。
他知道当初200师去乔克柏当救援的时候,留了后手,却没有想到竟然在雷列姆这里起了大作用。
在缅甸,英国人、美国人和国内各自为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在远征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戴安澜能让200师帮助第6军防守雷列姆,其中打点的关系承担的风险也绝对不轻松。防守住了是功,一旦失手怎么都是错。戴安澜这样的明日之星明哲保身才是正常,能主动派兵援助就是心中有国家大义。
“戴将军怎么有离开了东枝?现在东枝是谁在守着?”前边一句是赵易明知故问,后边一句却是他真不知道。
“上边的命令要求200师去参加曼德勒会战,戴将军不得不走。听说是那个史迪威的主意,就是那个瞎指挥的美国将军。”杜兴吾第一句话是转达了叶关提供的消息,第二句话就是愤愤不平的私货了。
赵易心中叹息,史迪威还是逃不脱原来的命运。
他组织的曼德勒会战并没有什么大错。
日军已经占领了仰光等缅甸的沿海地区,再加上泰国投靠了日本人,已经彻底封死了东线的运输通道。东线的战略价值大大降低。而中路和西路,靠着印度。印度是英国人必守之地,印度不失,未来救援华夏的物资可以从印度转运。守住了曼德勒,华夏就能接收经过印度的大量美援。相对于东线,曼德勒才是必守的。
此时英军主力集中在西线,趁着英国人还没有撤回印度,可以集中力量打一场联合作战,遏制住日军攻势。史迪威还希望进攻更顺利一些,直接收复仰光,重新打通经缅甸支援华夏的运输通道,亦或者让缅甸牵扯更多的日本军队,缓解菲律宾等地的压力。
可三方各怀异心,英国人首先就溜了,老蒋也在国内患得患失,史迪威的水平也不足以让日本人顺着他的套路来。
日本人根本不走寻常路,从东线腊戌翻山越岭,竟然直接攻占了密支那,切断了远征军的后路,使得远征军军心大乱,整个曼德勒会战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在各方矛盾下,诸如200师这样的远征军的主力被调来调去,一会儿去西线救援友军,一会去东线补窟窿,一会又去中线准备会战,结果搞得疲惫不堪,士兵们根本不管战略,只知道上边有人在乱指挥。他们自然不会去提老蒋同志看着地图不断给前线发布命令,而是把过错全部推给了史迪威。至少在一些了解点内情的士兵们心中,就是长官们说的那样,都是洋鬼子在捣鬼。
杜聿明向来政治正确。虽然他意识到了危机,也经常和史迪威吵翻天,但还是根据老蒋的指令,有时候也顺从史迪威的命令。
“200师先撤了一部分,一部分还在守着东枝。”刘公梁补充道。
戴安澜这天子门生也一直政治正确,要在撤退命令上打折扣真不容易,最终只能来一个拖延战术。200师在东枝和雷列姆多守一天,腊戌和后方的人员就能多一天准备。
赵易也在准备第二天和东枝方面的接触,无论是守城的远征军方面,还是进攻的日军,明天可能都会碰到。
他也在联系叶关,希望了解更多关于东枝方面的消息。
当初他们来的时候,只带了一部电台,也就是那部bwt-133。其他的车载电台也好,中继台也罢,环境好的情况下通讯距离也只有几十公里,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更是只有十几公里。手机没有用武之地,对讲机更是只能在不足十公里的范围内近距离通话。
一部电台显然无法满足先锋军开分队的条件。叶关不得不利用起他的电子技术,对乌尼莫克卡车上的中继台进行了一点改造,加大功率,架高天线,多个措施并用,算是又多了一部临时电台。之后又利用m151吉普车上的车载收音机进行了改装,利用这个时代的真空管等零件,勉强又凑了一部电台。最起码接听信息没问题。
auzw.com 赵易队伍中就是带着这一部,临近东枝,接收到叶关电台发出的讯号更清楚。赵易终于确认了这个消息:26日,东枝、雷列姆还都在远征军手中。
“东枝和雷列姆防线都不稳,小鬼子攻势很猛,200师终究会全部撤走。”第二天,叶关带来了更多的消息。这一次他是亲口所说。
第二天,赵易他们和车队继续前行,一路无事,中午时分就遇到了迎接来他们的叶关一队人马。
赵易和叶关老友重逢,心中激动之余,也快速交流了更多的信息。
虽然历史有了改变,远征军暂时守住了东枝和雷列姆,叶关还是不看好远征军在东线的防御。
“既然现在东枝和雷列姆都还在远征军手中,那我们的计划得稍缓一缓了。”赵易同样不看好,要不然他也不会来东枝了。
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三人就商量过赵易这支队伍的退路问题。
“我们不能跟着新38师去印度。一旦去了印度,我们就失去了独立性。比起灌输西方思想的英美军队也好,还是新38师等驻印军,我们先锋军都不占优势,在队伍打基础的时候很难保证队伍的纯洁,很容易被别人吞并或者四分五裂。去国内更不行,同样容易被别人吞掉。再说如果没有在东南亚的根据地,我们对美国人的作用也就变小了。我们最终只是一群普通的华人武装,失去了南洋地方民族抗日的大义所在。”赵易坚持一开始的基础重要性。
军队这种暴力机器,谁训练,谁培养,自然跟谁亲近,谁掌控钱袋子,谁能带来更大利益,自然就喂谁袋盐。
论钱袋子,现在没有比美国人大的了。美国人拔根汗毛,也比老蒋最擅长的金元大棒粗。
老蒋都怕远征军去了印度后,美国人在远征军中玩思想解放,让其中的嫡系军队有了不该有的思想,把效忠的对象从他个人改成别人或者国家。赵易更怕被美国人培养起一群华人香蕉队,即使未来建国,也留下很大的隐患,引来无穷的麻烦,所以印度他是绝对不会去的。
去国内,也玩不过国内此时的国家民族的大义,队伍中的热血青年不被忽悠走了就算不错了,还谈什么发展?
最终,先锋军要发展只能选择在中南半岛上,早早举起支持盟军坚决抗日的旗帜,才能占得道义上的大势,获得盟军认可,成为盟军中一方诸侯。哪怕实力再小,也能获得急道义认同的美国人的支持。
“在中南半岛几个国家中,我们首先排除越南、柬埔寨和马来亚,这些距离太远。尤其是距离国内势力太远,缺少国内的支持,我们只依靠当地少量的华人,终难成大事。”赵易的未来规划中,缺不了人的支持,南洋华人的势力现在还是太单薄,若想壮大南洋华人势力,最根本的是从国内的移民。柬埔寨和马来亚和华夏不搭界,移民困难重重,仅仅这一点就先被排除在外了。
而越南和国内的边界,关卡重重,有法国人和日本人的双重阻力,在那里起步发展困难也重重,也被赵易首先排除了。
“缅甸我们也不适合发展。这里的土著人格外仇视华人,这里更是日军和盟军的主要战场,周围印度和国内的边境,尤其是推进到国内的交锋线,日本人重兵把守,控制的格外严格。移民补给也是困难重重。”赵易心中早有方案,
“最适合我们的只有泰国势力圈可选。比起驻扎在缅甸的日本大军,日本人在泰国只驻扎了少量的军队。毕竟泰国是日本人的盟友,而不是殖民地。泰国的面子还得照顾。日本人难以在泰国全力出手,我们在泰国前期最主要的对手还是泰国军队。经过几次交锋,我们都知道泰国军队的水平,很适合我们队伍不强时候的磨砺,没有太大风险。
等到日本人注意到我们的壮大,恐怕他们也顾不上我们了,而且我们的队伍已经熬过了前期的虚弱,就算日本人来了,我们也不怕。
当然,泰国人也在反华。泰国本土不适合我们发展,我们的根据地最佳选择是老挝,尤其是被泰国人占领下的老挝地区。既免去了法国人的敌对,又有当地仇视泰国人的土著帮助,再加上老挝距离国内近,所以这里才是我们最佳的根据地所在。”
李衡和叶关也极为赞同,这也是他们当初从金三角地区去滇西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寻找合适的驻扎基地,准备开拓根据地。
既然选定了在老挝发展,在缅甸撤退时,三人不自觉就把撤退路线选择了和93师一样,撤入滇西。
赵易从仁安羌到曼德勒,最终忽悠了一批新队员,喊着去东枝的口号,其实就是借道东枝,一路向东,去93师驻扎的景栋。
在赵易的计划中,日军第56师团攻占东枝和雷列姆后,直接主力北上攻取腊戌,在其他日军没有上来前,身后留下了巨大的空档。
第6军溃败的军队此时还有很多成建制的活动在周围。杜聿明坚持200师继续坚守东枝,就是看到了日军这个空档,打算靠200师截断第56师团的后路,和第6军一起歼灭孤军深入的第56师团,在东线打一场大战。可惜从战略上来说,东线的胜利并不能改变大局,即便是东线打通到同古,甚至通到海边,日军占领了西线和中线,一样能把远征军围死。
赵易也看到了这个空档带来的机会。他带队从这里撤退,一个是有了撤退的空档,不会遭遇日本大军阻拦,二是能搜刮到不少远征军的散兵游勇,壮大自己的队伍。
这也是他选择走公路,可以沉住气一边行军一边练兵的底气所在。为了等待空档期,他甚至在昨天,不紧不慢地给了队伍更长时间的休整期。
可现在历史有了很大改变,东枝和雷列姆26日还在远征军手中,让他心中欣喜,也多了一份担忧。若是东枝和雷列姆的阵线再坚守下去,第56师团身后的空档期可能会被后边增援上来的其他日军补上,到时候他们可就危险了。
“要不我们准备好了,在东枝打一场?或者我们改道去腊戌?”叶关知道赵易心中的担心,但他觉得这都不是事,东枝的坚守意味着腊戌那边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