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战斗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徐公达给赵易讲解道。
整个先锋军地盘大了,要处理的事情太多,现在赵易三人分身乏术,只能把问题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先处理。
徐公达的参谋水平不能说多好,但至少认真。
“第12师战斗力严重不足,第10师的战斗力也差了很多。后勤补给不到位,自动步枪的子弹损耗太大。空中火力支援和地面配合不熟练,存在误伤。火炮支援严重不足。”徐公达只是简单的给赵易综合一下,就罗列了一大堆。
这些问题很多赵易早已经知道了。
比如第12师的战斗力问题,这样一个新兵师,连编制都不满,而且编制还是采用了3.5万的新编制,自动火力装备的少,战斗力能强才怪了。所以这一次第12师出动就是为了打酱油,牵制敌人的精力。
第10师半是牵制,半是进攻。
满编不足5万的情况下,同样受到新兵的困扰,战斗力差早有预料。经过这场大规模实战,才暴露得格外突出。
后勤补给是老生常谈了,自动步枪的子弹消耗也早有预料。南边运输方便还稍差一些,北边的战斗中,后勤补给供应不上,不少自动步枪很快成了烧火棍。这已经是赵易三人筹备了两年多的结果了,否则更糟糕。
赵易也不发话,只是听徐公达继续唠叨。
虽然这些他心中早已经有数,但有人不断提醒,也是时时记得改良。
“现在可招收的兵源越来越少,”徐公达正说着,却被赵易突然打断了:“等一等。”
他灵光一闪,突然意识到自己差点忘了一件事情,却又模糊不清,他扶了扶额头,沉吟道:“征兵情况现在怎么样?”
“5月份招收新兵7300余人,比4月份减少了45%。”徐公达不用翻他的笔记本,随口就说道,“除了受到4月份集中征兵扩充第12师外,还有移民数量减少的影响。”
“对了,移民数量减少!”赵易心中暗道,扶着额头陷入了沉思。
征兵数量减少是正常的,毕竟之前第11、12师的征兵工作大部分都已经结束了。但这个数量减少还隐含了一个事实,就是移民数量在减少,兵源的基数也在缩小。
“现在小鬼子穷途末路,谁都看到了它们没几天蹦跶了。不少人也就不愿意来了,甚至还有一些移民想要返乡。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劫后余生的华夏给他们的机会或许更多一些。”在三人碰头会中,叶关撇着嘴不屑道,“就算小鬼子投降了,也只是另一场战乱的开始。现在回国的那些人总会有人后悔的。”
“现在根据地上很平和,但小鬼子投降后也要应对一场战争,还是对英法的战争,带来的战乱也小不了。”李衡唏嘘道。
现在先锋军在越南的进攻,法国人除了抗议外,并没有大的动作,毕竟现在还在对抗日本人,法军主力也忙着在欧洲对付德国人,趁机在欧洲捞机会,重竖昔日的权威。但三人都知道,一旦二战结束,法国人的欧洲大军就会抽调过来,对先锋军展开全面的进攻。三人也没把握把所有地盘都守住,以后根据地肯定要掀起一番动荡。
“就算要打仗,法国人和英国人也拖不起。”赵易语气坚定道。
这是三人敢于四处扩张的底气所在,哪怕让英法一时占了上风,二战后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也会把英法的精力抽走,无力再顾及东南亚。
“不能等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闹起来了,我们再进攻越南和马来亚吗?这样不就避免了正面对抗英法了吗?”在42年三人商定这件事的时候,叶关还有些不解。
“二战一结束,甚至不等二战结束,东南亚的反殖民浪潮就先掀起来了。咱们都知道缅甸和越南的事情,一旦被他们占先,向再从他们手中夺回来,面对的压力会更大。失去了大义不说,困难一样不少。他们的背后少不了各大国的支持,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统一中南半岛。
我们虽然是华人,但在二战中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领土,就能先占住了大义。大义所在,就是法理,不至于在谈判中被动。
auzw.com
剩下的不过就是军事上的胜负而已,英法终究还会退却,在二战中消耗了家底的他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而我们要想建国,就必须得经受这么一场战火的考验。
一个国家的和平不是乞讨来的,不是捡漏捡来的,而是打出来的。以战争求和平,才能长久。否则即便没有英法,也会有其他势力来窥探中南半岛这块富饶的土地。只有打败了英法,我们才会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才会在世界强国之林中拥有了一席之地。想想以后的华夏,不就是打出来的尊严?”赵易一番话才让今日进攻越南的计划。
此次作战效果也很显著,让根据地内民众一片欢呼支持,但赵易却觉察到了其中的隐忧:
“战乱不怕,就怕根据地上的民心动荡。尤其是军心。现在报名参军的人员少了,需要调查一下是不是参军的吸引力不足了?这可是影响我们根基的大事!”
“根据地现在相对安定。商业和其他行业繁盛起来,原来军人相对不错的福利,比起现在的一些商人甚至是一些工人的条件就差了一些。”对后勤和福利最熟悉的李衡也凝起眉头道。
因为现在处在特殊时期,需要美国人的支持,三人没法用太偏左的思想来凝聚先锋军军队的核心,高福利就成了最现实的催化剂。可随着根据地的发展,百姓的安稳,以前吸引移民参军的高福利已经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了,军队急速扩张,军费吃紧,也让军人的福利待遇相对没有多少提升。
移民的减少让兵源转向了根据地内的百姓,对于安稳下来的移民来说,有华人的标准福利,有正常的稳定工作,参军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算大。
“我们现在兵力已经不少了吧?”叶关琢磨了一下道。
若是算上建设兵团,先锋军的兵力已经过百万了。
“这些还不够。”赵易摇了摇头,凝重道,“二战中军队数量急剧攀升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苏俄和美国都超过了千万人。就连日本人都凑出了七百多万。有时候军队数量也是一种震慑。我们的兵力是超过了百万,但其中主力作战部队才只有一半。而且一百万军队也吓不住人。华夏国内就保持着四百多万军队,一样被英法这些老牌帝国看不在眼中。
我记得英国人在二战结束时,军队是五百多万,法国人少一些,但在战后对越南反攻时,可是派出了近五十万军队。
我们不止要面对法国,或者说英法联军,我们还得考虑到根据地的稳定和其他外部势力的干涉。
既然军工产量慢慢的稳步提升,不再是短板,那么军队也可以继续扩大。再翻一倍,到了二百万军队时,恐怕英法进攻时就得多考虑考虑其中的得失了。”
“对付英法,精兵战术难道不合适?”叶关再问道。
他觉得用最少的队伍打败英法,更能打响先锋军精兵的名声,更有震慑力。
“这两者并不矛盾。”赵易笑道,“对付英法时,可以用精兵,但要稳定国防却需要更多的兵力。在大炮机枪时代,精兵难以补充消耗的坑。一旦我们的精兵出现了大的损耗,别处补充不上来,就得拼人海。在前方精兵作战时,后方也需要大量的队伍来稳定局势。在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手中掌握住军队,用更大规模的军队影响根据地的百姓,才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基础。”
战后的局势更复杂,无论是国际上的还是国内的,根据地上的反日反法的矛盾就会转化为其他矛盾,这就需要更多的军队来维稳。
“难道现在就要执行义务服兵役制度?”叶关稍稍诧异道。
要想翻倍的扩大军队规模,单靠募兵制是不行了。仅仅一个军费成本就让人头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征兵制。
“如果征兵,会不会逃回国内的人会更多?”李衡也有些担心道。
国人对当兵的印象并不好,他们在国内的一些经历加深了这种印象,先锋军靠着高福利在前边引着,严格的军纪在后边督促着,才勉强维持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强军,很多人赞扬先锋军的军纪严明,却不一定愿意身处其中受约束。
“有权利就会有义务。他们想白享受福利,却不肯为之付出努力,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赵易冷哼道,“服兵役保家卫国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义务之一,若是连这都不想做,这样的人留不留都无所谓。”
他顿了一顿又道:“当然考虑到历史和传统的原因,服兵役的条件需要适当放宽。35岁以上不用服兵役。30岁到35需要服兵役1年。18到30岁需要服兵役2年。服役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可以推迟到35岁之前的宽限期,这样就可以给很多人一个缓冲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