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69章实话实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我们队伍中有512名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三岁以上全部免费安排入学。”赵易一边带着陈嘉庚走向随军学堂,一边向他低声讲解道,“其中幼稚园三个班,初小三年各一个班,高小三年各一个班,初级中学三年也各一个班。”

幼稚园和初小高小都是现在的称呼,陈嘉庚自然知道,集美幼儿园现在很是有名,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说法少见,但一听也明白,对于先锋军能让那么多儿童上学很是欣慰:“你们还有幼稚园?”

“儿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赵易脱口而出。

陈嘉庚点了点头,放轻了脚步,在透过房舍的窗户看过了学生们身上干净整洁的校服后,更是感触道:“不容易啊!发展教育不容易啊,你们还免费!”

“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赵易抄袭起来依旧面不改色,这本来也是他内心的想法。

先锋军中的儿童不少。逃难的民众部分是华侨,部分是国内的难民,可是拖家带口,这年头一个家庭中就是孩子多。先锋军此时总人口不过五千多人,军队人数更是占了四千多人,民众一千多人中,孩子就有五百来人。

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毕竟军队可不事生产,孩子教育同样需要吞钱。若是没有外部供给,恐怕先锋军早就垮了。

可三人意见一致,都决定先把孩子的教育抓起来。

未来对人才的重要性,自然不需要再提。这些孩子眼下虽然费钱费力,但一旦培养起来,就是先锋军的未来嫡系。

孩子和土地一样,只要花上了工夫,就能收获到希望和忠诚。

忠诚不止来自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甚至先锋军的战士们。在孩子们全员免费教育后,先锋军的凝聚力一下子提升了。

孩子有了希望,整个队伍也就有了希望。

赵易已经决定了,不管怎么样,先锋军的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落下。

在易武,孩子们的待遇也是最好的。有免费的校服,有免费的午餐,校舍也是先锋军能找到的最好的房子,连老师也是特地挑选出来的。

听了赵易的话,陈嘉庚再次点点头,微笑着,却没有多说什么。

义务教育在国内并不稀奇,就连孙大炮在12年的时候就强调过实行义务教育,教育部更是明文规定初小、师范和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各地的军阀和老蒋都喊过义务教务,可没啥卵用。

一个字,没,钱。

这年头尊师重教尚有古风,不讲究那么多无私奉献。教师更是识字的知识分子,而且还是高一级的知识分子,师资可不便宜,单单是师资,国家就掏不出那么钱。

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教杂费?

总之,后世说起民国来,带着浪漫气息的小资生活只属于极少数人。免费的义务教育也是属于少数人,就像是后世某些优惠政策,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一样。

陈嘉庚搞了一辈子助学教育,自然明白其中的门道。见先锋军如此重视教育,他自是欣慰,但也明白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先锋军可养不起这么多人的免费义务教育。这五百孩子,他倒是能捐助,可以后呢?如果以后孩子多了,他砸锅卖铁也填不上这个窟窿。况且现在最重要的是抗日,捐助的大头也应该是抗日,都要亡国了,哪来还能抽出多余的财力来捐助义务教育?他还要看看先锋军的思路,是否靠谱。

目前来说,这三个先锋军的首领能做到官兵一致,总算比中央军强一些,给他印象不错。但才接触不久,谁知道是不是有演戏的成分?就算他们现在能做到官兵一致,他们的政权能否维持高效清廉?只是一个五千多人的小队伍,还看不出太多政治理念。

“怎么不见你们的兵工厂?”陈嘉庚消息灵通,知道先锋军在搞军工,连从美国人那里的武器都换成了部分原料和设备,他心中也有些期待。能搞生产,才能有足够的财力自己发展教育,否则只靠外界的输血是维持不下去的。

“兵工厂设在寮国。时间不早了,我们吃完午饭,再去吧?”赵易回应道,他也知道和陈嘉庚打交道急不得,只要维持好了关系,以后无论是财物还是人力资源,都相当于拉到了一个金豪。

午饭很简单。

在士兵食堂,跟普通的士兵吃的一样。

面对陈嘉庚,赵易不会犯老蒋那样的错误,国家危难之际,还大摆筵席。在士兵食堂吃也不是作秀,平时就是这样。

官兵一致才能维持住人心。反正赵易不在意物质条件,李衡这样的技术宅也是可以泡面一生,叶关倒是嘀咕,却也知道轻重,忍了下来。

auzw.com “你们平时也吃肉?”陈嘉庚看着碗里的肉块,又看了看旁边正吃得香甜的一名战士九二式饭盒中的肉汤,不由好笑道。

“不常吃,只能保证三天吃一顿。”赵易一看就明白,实话实说道。

“三天能吃一顿肉?”陈嘉庚有些不信。这年头很多地主家里也是一个月也见不到点荤腥,很多军队里能吃饱饭就是良心,还吃肉?倒不如说吃人肉更让人相信。国内饥荒的消息他已经听说了,大荷兰一些地方已经易子相食,先锋军地处蛮荒边境还能吃上肉?

“士兵们训练很苦,营养得跟上,不能缺了肉。”赵易解释道。其他的不用解释,这是事实,不怕陈嘉庚暗中挑毛病。

先锋军中很多是远征军的老兵,他们的战斗经验有了,甚至那些中央军嫡系中的老兵更是不缺系统的训练,他们跟矮壮的小鬼子相比,缺的是一个好身体。赵易有针对的加上了一些体能的训练项目,没有足够的营养跟上,就算是忍耐力极强的华夏老兵也能给练废了。在这方面,赵易不会短视,若不是口袋里确实没多少钱,周围穷山僻壤中也没有那么多肉食可交易,说不定他会安排一天吃一顿肉,甚至是顿顿吃肉。

陈嘉庚但笑不语。

“我们组织了五十多人的种植队,在周边地区开垦了几块菜地,种一点时令蔬菜,可以解决队伍食品的多样化问题。”赵易用筷子点了点土陶碗里的苋菜道,“还有三十多人的养殖队,目前在摸索鸡和奶牛的大规模养殖方法。如果能解决,说不定我们队伍,甚至我们整个先锋军的老少都能吃上肉蛋奶了。”

赵易没说还有采集队和猎捕队,用于采集和收集野果和野味,以及大小河流湖泊中的鱼虾等水生资源。也没说,军队中有一项训练就是垦荒种菜,种菜规模远比他说的几块地要大得多。他更没有说,已经和马帮说好了购进周边的水果,除了补充士兵的营养外,先锋军的罐头厂也已经开始加工了。

相信这一切,随着陈嘉庚的深入了解,会自己发现。自己寻找到的事实更有说服力。

“哦?”陈嘉庚诧异了一下,从这些安排中,他能发现先锋军积极主动的改变,已经明显不同于中央军的麻木沉沦。

“你们和一支队伍很像。”他只是说了一句,并没有多说,现在一切还不能下定论。

但当他下午到了芒新,他心中的一丝怀疑已经抛到了脑后。

“这就是你们的军队?”当看到训练场上排列整齐的先锋军士兵时,他不由吃了一惊。

这样的风貌绝对堪比国内的嫡系,虽然他知道先锋军吸纳了不少远征军士兵,可这么快就整合起来,精神面貌和武器装备看上去更胜一筹,还是让人吃惊。

除了迷彩服,其他在被服厂看到的那些个人装备此时已经装备到了每个士兵的身上,他有些怀疑的防毒面具和作战靴也被装备到了每个士兵的身上,操场上近三千名士兵,几乎人人有份。只有钢盔,一部分是中央军精锐的m35钢盔,一部分是美国人的m1917头盔和部分英军的mkii头盔,在两支队伍中显得泾渭分明,每个士兵背着的工兵铲似乎规格也不同,显得杂乱了些。

但整个队伍透着的精气神,无不显示着这是一支精锐强悍的军队。

“你们的那个迷彩服,不是作训服吗?”同来的陈六使不禁问了一句,他脑海中想不出一支穿了花花绿绿衣服的队伍是什么模样。

“那种迷彩服印染很麻烦,现在产量较低。我们的训练强度大,迷彩服现在的布料在训练中容易破损。为了更好的用于战斗,现在迷彩服训练中应用的要少一些,只有一些丛林作战项目用的多一些。”赵易苦笑着解释道。

说到底,还是迷彩服成本高,而国内的军服便宜。训练磨损烂了,换一身还是国内军服合算。

“这就是你们生产的?”陈嘉庚注意到了有些士兵手持的m45冲锋枪了。

一支能自己生产枪械的队伍无疑摆脱了流寇散匪的帽子,显得更加正规。

“我们的兵工厂就在附近。”赵易也不打算多说,还是用事实说话。

“这是你们生产的?”在军工厂里,陈嘉庚再一次吃惊道。

看着工作台上下来的一支支冲锋枪,陈嘉庚已经满是惊叹。这样的规模,比国内看到的一些队伍兵工厂都大,显得更正规。

“材料和人员有限,我们一天只能生产三十支,一月还不满一千支。”李衡对现在的生产速度有些不满,“60迫击炮,一天还生产不了一门。速度太慢了。”

他的不满在陈六使眼中只是谦虚,老道的陈嘉庚却看出了异样:“你说,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和材料,你们的产量还能提升?”

“材料好解决一些,人员太紧张,三班倒都不够。”李衡也是老实孩子,实话实说。

有了美国人的供应,材料的问题容易多了,只是先锋军就这么多人,又多数参加了作战部队,熟练工人难找。之前他有些忽略,在这个机械不足的环境下,很多工作只能依靠人手来完成,人员就显得更紧张了。

陈嘉庚闻听,呵呵一笑道:“我这里有一千名熟练机工,不知道你们要不要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