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7章你打算去哪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咦?张子翰,你没有去报名?”梅贻琦若有所思的低头走过,突然眼角瞥到了张峥正呆呆的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不由问了一声。

张峥愣了一下,见是梅贻琦,急忙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久坐的腿有些麻木,没有站稳,踉跄了一下,才站好,恭敬问好:“校长好。”

略一踌躇,他又回应道:“我还没有去报名。”

“哦?你打算去哪里?”梅贻琦又问了一句。

最近学校内的学生都在讨论要去哪里的问题,老蒋发表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演讲,号召学生从军。国内其他势力也不甘示弱,积极拉拢那些学生,先锋军也趁机插了一杠子,在众多学校里也跟着设了报名点。

现在滇省以及国内的各学校都议论纷纷,各有各的选择。

“我”张峥吞吞吐吐了半天没有说出口。

梅贻琦也不多问,长叹道:“唉!学生当以学业为重,学好本领才能更好的报效国家。”

“我,我其实想去先锋军那里,听说南塔的图书馆藏书超过十万册。”张峥眼中发亮道。

西南联大的图书馆一直到现在,向其他大学和国立图书馆借调,从市场上购买旧书籍,储藏的图书也只有3万多册。先锋军竟然藏书十万册,其中还有不少从欧美购进的新书,而西南联大每年采购的新书只有500册。毕业的学长回信中提到的先锋军的学习环境让人羡慕,让他十分神往。

“先锋军?那里也不错!”梅贻琦点点头,却没有再多说。

相比国内的选择,他更倾向于学生们去先锋军那里。

他对老蒋提出的学生军计划很不满,现在华夏需要的是学生们去掌握知识,而不是去当兵。尤其是大学生们,拿起枪去参军打仗不一定比一个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强多少。子弹不长眼,说不定战场上一颗子弹,一个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十几年的学子就这样断送了。

打仗也是要讲成本的。在他眼中,把四万万华夏人中挑选出的出类拔萃的一群学生当做炮灰消耗,太浪费了。

华夏一共才有多少学生?一下子就抽出十万,就算其中不少中学甚至高小的学生,也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改变未来的读书种子,若是损失大了,会伤国本的。

虽说大学生们去了中央军中,也有不少是翻译、参谋等轻松的活,但他还是觉得学生们应该在自己的学业上发展,更能事半功倍。

先锋军招揽学生去,要么是当教师,要么是做研究,要么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还能送去美英留学,这让他很欣慰。

先锋军的欧美留学生比原来的500人还多了100人。人员分为三批,从春节后送出了第一批,分别搭乘了三批次的船只离开,均已安全抵达目的地。途中有100来人去了英国,其他的人都去了美国。

据说不久后还会有三批陆续送往美国,人数可能会更多。这吸引了不少学生前往先锋军的地盘,张峥也是其中之一。

吸引他们的不止是留学,还有先锋军的大学。这也是张峥难以启齿的原因。

去留学的学长和老师都一口称赞先锋军的大学完备。比起滇省没有财力物力支撑的各个大学,先锋军在三所大学上投入了重金。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福利待遇都远远超出国内。大学生吃住免费,连一些日常用品都是免费,很是吸引人。

张峥家中已经败落,之前几年大学还有补贴,身边也都是安贫乐道之人,可现在老蒋政府已经无力承担大学的各种费用,不断飙升的通货膨胀,让那点补贴根本不起作用,连教授们吃饱饭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学生了。而先锋军那边据说,不止上学不用花钱,还有丰厚的奖学金可以补贴家用。

张峥心动了,但总觉得这样一走了之有些心中不安。这不止是要离开西南联大,还要出国。

“曾经决定不会出国避难,我是要当逃兵吗?”张峥一时心中有些迷茫,曾经二叔要带他去美国,他拒绝了,现在还是要出国?

当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宿舍的时候,舍友们和临近宿舍的几名学生也正在讨论这个事情。

“我们不是出国,我们是去参加先锋军。先锋军的人说了,他们招收国防生。平时学习本专业知识,如果到了危机时刻,我们也需要拿起枪上战场,毕竟我们会成为一名抗日军人。”同学孙泽明正在鼓动舍友。

auzw.com

这个说法让张峥心中一动:“国防生?抗日军人?”

“先锋军倒是也不错,听说他们那边的有些知识比美国还先进,是真的吗?”舍友于承干也是一名学习模范。张峥听他说过,他也想继续学习,学更多的知识,只是留学的费用以及战争中断的留学之路让他叹息过很久,现在他也格外注意先锋军留学的事情。

“怎么可能?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一个小小的先锋军怎么可能知识比美国先进?尤其他们的谣传中,领先的方面竟然不是人文,而是自然科学知识。”赵约翰满是不屑道。

从一开学,他就让同学只称呼他的英文名字,后来都喊他叫赵约翰了。他家中有关系,已经在中央军中找好了路子,去了就是少校参谋,直接留在滇省,给美国陆航军官当翻译。

“他有路子,怎么不等到毕业以后再去啊?”之前张峥还有些疑惑。

“现在中央军在大招学生兵,等到他毕业,能还有他的位子吗?”经过孙泽明的点破,他才明白赵约翰急着去报中央军的原因。

事情从来就没有单纯的,十万青年十万军对有些人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明眼人都知道,美国人肯定会胜利。去给美国人当翻译,福利待遇又好,又没有危险,是个好差事。我们参军也是当军官,不是当扛枪打仗的小兵。”张峥还曾亲耳听过赵约翰对追求的女生炫耀的一些话,对他的一些观点很反感。

对赵约翰反感的不止他一个,周坤拍案反驳道:“我们华人为什么就不能比白人知识先进?数百年前,在很多领域,我们就比他们先进,比他们聪明。”

先锋军年初时出了一本历史科普书,记述了东西方文明的对比,很多华夏人第一次发现原来数百年前,我们也曾经如此强大,大涨了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在抗日如此艰辛的局面下,一个提升民族自豪感的事情都会无形放大,这本书也被快速传扬,周坤就手抄了一本。

“证据呢?事实呢?是真是假,要讲究证据!”赵约翰撇着嘴,一副大状的腔调。

“是真的!”张峥忍不住开口道,“陈教授就说过他们的几种理论已经获得了很多国外专家的赞许。”

赵约翰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陈省身教授和国外专家都戳中了他的死点,让他没了反驳的底气。

“如果有人来问我,我是不是感觉有些心虚?”李衡拍了拍自己的脸颊道。

今天他要给万象大学的师生讲述控制论的一些观点,他心中也缺少点底气。论文是他写的,但这个观点是剽窃自后世。

“心虚什么?你肚子里没货?”叶关无所谓道。

“控制论我学过,怎么会心虚这个。只是这毕竟不是我们的原创,是剽窃,学术剽窃很无耻。”李衡以前很讨厌学术剽窃了,没想到自己现在也变成了其中之一。

“既然你肚子里有货色,你怕什么?说剽窃,现在谁第一个提出控制论?真要说起来,你对控制论的理解,绝对是现在世界第一位的,就连诺伯特维纳也肯定不如你。”叶关刺了两句,又送了他一个台阶下,“其实算起来,华夏古代思想中也有不少控制论的影子,现在也有不少人提过一两句相关理论,不过维纳是集大成者,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罢了。咱们所学的控制论,也有很多后人的功劳,早已经不是维纳一个人的功劳。

咱们也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提前传递科学的火种。难道我们非得等到原创者提出各种相关理论,才去慢慢改变这个世界?我们的脚步明明比他们更快,可以创造一个新世界。”

叶关的忽悠让李衡心情慢慢稳定了下来。

这一次把系统科学的老三论搬出来剽窃,也是叶关的主意。

“我不是拿这个去刷一个博士的头衔,方便以后泡妞用,而是我们真需要有这么一个名头,提升我们的声望值。”

赵易对此也很赞同,为了巩固政权,刷多少声望值都不嫌多。神化有些愚昧,但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环境中,面对各种复杂人际关系,适当神化三人,才会让三人的地位更加稳固。

他也需要系统理论完善政治思想体系,先锋军新建大学中也需要有点成就撑腰,于是在美国的大学响应政治正确,打算招揽三人当名誉博士时,顺水推舟地提出系统体系老三论。

他主推一般系统论,李衡主推控制论,叶关主推信息论。

三论齐出,在学术界中也掀起了一股热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