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0章花钱太多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我们计划下一步的研发重点是仿造c-47运输机。”新的运5试飞成功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李衡在安排了运5生产后,立即把科研力量转向,“运1毕竟是双翼机,和单翼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整个系统我们还需要理顺一边,借鉴一下美国人的系统思路。所以我们打算和美国人合作,一起生产c-47,从头到尾再顺一遍。

邓日谟教授想在完善r-1830发动机的基础上继续仿造r-2000发动机,这样可以和美国人一起商谈改造c-47的问题,我们获得的经验更多。

有美国人的参与,我们的一些实验数据就有了很好的对比。比如飞动的设计。

我们的风洞经验少。新的4.57米的,也就是15英尺的风洞刚刚建好,原来的5英尺风洞数据也要调整,毕竟都是低速风洞。美国人在这方面积累的多一些。”

“这些都是低速风洞吧?能适用于新的喷气式战机?”赵易疑惑道。

冯卡门大牛在29年访问华夏后,华夏水木大学建起了华夏第一座风洞,是自行设计的5英尺风洞,后来又在美国人华敦德的帮助下,在洪都建造15英尺的风洞。可惜被日本人炸毁了。

先锋军找来了庄前鼎等当时建造风洞的一些人,还邀请来了华敦德,重新建了15英尺风洞。这虽然比不上苏俄24*12的世界最大风洞,也比不上前世界第一的美国兰利风洞,但在世界上也是规模大的。

运1没有赶上15英尺风洞,只能用最早建起的5英尺风洞来测试,若不是李衡三人带来的电脑提供了便利的计算,研制成功还可能会拖延一段时间。

不过,这个时代的风洞基本上都是低速风洞,先锋军的5英尺风洞的空气速度也不超过300公里,加大功率后,勉强能测试最大时速超过360公里的c-47,却没法来测试动辄超过七八百公里的喷气式战机。

“我们正在建造一座5英尺的亚声速风洞,还准备建造两座跨音速风洞,一座直径0.3米的开缝壁风洞,一座直径0.3米的开孔风洞。试一试哪一种消除壅塞的效果好,也多积累一些数据。”李衡迟疑了一下,回应道。

就算是尺寸小,这也是风洞,只是建设这些风洞投资就超过了百万美元,以后用起来花钱更多。

先锋军现在到处花钱,眼看着胜利在望,美国人对先锋军的支持已经没有那么迫切了。想得到廉价的低息贷款已经比较难了,先锋军需要计算着手头中的资金。

“嗯!为了设计好战机,风洞的投入是应该的。”赵易点了点头,并没有反对,“下一步我们得加大水电站的投入,风洞群可以多利用老挝丰富的水电资源,解决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赵易对最近花钱紧张也头疼,但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尤其是牵扯到护卫先锋军天空的喷气式战机,绝不能在这方面抠门。

前一段时间为了让先锋军能获得一个完善的汽车基地,先锋军又花出了一大笔钱。

毕竟现在不是经济危机的时候了,苏俄当初用1300万美元就能让福特帮着建起一座年生产10万辆车的大厂,这样的好事已经落不到先锋军头上。先锋军只能利用福特和通用的矛盾,两头都投注。花费了1500万美元才让两个汽车巨头答应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建立两座生产卡车和拖拉机的系列配套工厂。

配套设施中还包括冶炼等设备,除了规模小一点,这点钱真不贵。毕竟当初苏俄除了钱之外,还有其他的附属条件,整个市场的钱景也比先锋军这里明朗。

太大规模的厂子,先锋军也没有人力和资金投入,但这么一笔钱就已经让先锋军的资金紧张了起来。

先锋军前前后后已经借了美国人3.3亿美元。这一笔只占了二十二分之一。

本来也不算多,但先锋军最近花钱太多了。

早先那陆陆续续借的1.8亿美元贷款早就花光了,新贷的一亿美元也剩余不多,还特地又借了五千万美元。

研制喷气式发动机又占去了约一千万美元,要完成整个歼击机的任务,还准备着三百万美元,后续还有1500万美元左右准备着建造和完善生产线和配套设施。幸好铝合金的冶炼生产线也包含在内了。但随着海上运输的打通,购买钢铁和其他有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的设备也花去了五百万美元。

为c-47和运1这些运输机的发动机和飞机的制造生产线和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又花去了八百万美元。

仁安羌攻下后,为了恢复油田生产,并提供更多油料,先锋军还投资了一千万美元,进口油田和炼油厂设备,引进部分加工技术。

auzw.com 扩大子弹和炮弹生产规模,以及引进的一批枪械和火炮加工设备,又花去了五百万美元。

这已经是相当克制了,能省就省了,毕竟处在战争时期,牵扯军火的设备费用更高。

“咱们就不能等到二战后再引进吗?到时候美国人大量处理物资,肯定比现在还便宜。”叶关看了账目都肉疼。

“没法拖下去。等到二战结束,英法空出手来,就算没有海路威胁,我们也难说能引进到一些设备。相比我们,就算二战结束,美国人也更需要英法的支持,毕竟冷战很快就来临,甚至现在就已经有了苗头。我们需要早做打算。再说美国人已经在减产处理了,否则这个价格是买不到这么多东西的,而且现在我们和美国还处在蜜月期,人员技术的支持才是最关键的,是我们以后想花钱也买不来的。”赵易无奈道,

“不要抱着拖到二战后捡便宜的侥幸心理,万一因为英法的牵制让我们错过二战后的机会呢?未雨绸缪,两手准备还是更稳妥。”

先锋军绝对不可能获得来自苏俄的大规模援助,想夯实工业基础,想尽早反哺华夏,就得接受美国人的剥削,花钱多一点不怕,就怕花钱也买不到。

“咱们现在有些入不敷出,是不是节俭一下?毕竟二战后还要花一大笔钱呢!”虽然花钱买买买,让李衡可以大展手脚,他也有些不安,不过更大的担心是怕先锋军早花完了钱,错过了二战后最大的分蛋糕时间。

二战后要分割日本和德国人的财产,兜里没钱可靠不上去。就算美国人要处理大宗的战后物资,也需要口袋里有钱。

赵易沉吟道:“我们现在根据地上经济基本稳定,已经有产出了,能积攒些资金。”

先锋军根据地上一直都在想里边投钱,尤其是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多,福利和教育投资大涨。

四月份,先锋军根据地上人口已经正式突破了3000万大关。加上马来亚根据地的华人华裔数量,和最近不断攀升的移民数量,也突破了千万,达到了1100万。

这千万人可都是要吃福利的,不断增多的儿童也让教育的投入大增,先锋军贷款的一部分都投入到了这方面去。

幸好这么长时间,先锋军根据地的经济已经转入良性循环。

首先在农业上,在一众农业技术专家的科普下,勤劳的华人移民已经熟悉了南洋地区的气候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开荒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悉心照料下,连续丰收,减轻了福利粮的压力。

在工业上,随着军工规模的扩大,一些边边角角的民生产业也随之兴盛。根据地内的相对安定以及交通的便利也让各地商业开始复苏,工商税赋慢慢提了上来,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增多。

这些内部的消化不需要额外支付太多的外汇,反而一些出口项目增多,开始赚取外汇了。

真正赚取外汇的大头还是先锋军控制产业上。

盐矿的盐和开始丰收的烟草是最早赚到外汇的。

盐,一开始主要向泰国、缅甸和越南私运,还有华夏缺盐的内陆,换来的是白花花的金银和坚挺的外汇,不过更主要的是以物换物,缓解了先锋军前期的食物危机。随着先锋军地盘的扩大,逐渐盐业的生产只能先满足根据地的需要,出口极少了。中南半岛那些本来私运去的地区,基本都被先锋军占领,虽然还是能赚取些金银硬通货,却比以前少多了。

倒是烟草的收入越来越多。占领的地盘越多,种植的烟草面积也就越来越大,先锋军的香烟在各处战场最为畅销,甚至远销到了澳大利亚等战区。

亚洲区的美国大兵已经熟悉了先锋军那伸出两个手指的胜利品牌标识。在先锋军特地宣传下,胜利的彩头也让有些美国大兵喜欢来一口性价比很高的胜利牌香烟,尤其是喜欢看香烟盒内的各种美女彩图。

战场上朝不保夕,士兵精神紧张,烟酒不分家。

随着甘蔗和番薯等作物的增多,先锋军的酒精产业除了提供医用酒精外,还勾兑和酿造各种酒类出售。尤其是山林中的野果,被勤劳的华夏人利用了起来,除了生产罐头以外,还酿造果酒出售。先锋军更是用油料换来华夏国内酿造生产的那些酒精,扩大了酒的产量。

根据地有限酒令,这些酒出售的大头主要是针对美国大兵们以及其他盟军官兵,包括国内,甚至是走私日本人那里。

这些烟酒出售都是实打实的外汇收入,本来就是暴利,战争期间更是翻倍,最终收入一点不少于先锋军销售给美国人的锡和橡胶等收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