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8章 先练内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我们首先得明确我们的战略。至少二十年内,我们的触角延伸不到全球。大西洋上的基地对于我们来说太遥远,太容易被人牵制,成为不断流血的伤口。太平洋上我们也不会去掺和,美国人对此很敏感,十年之内,我们没能力到太平洋上去,十年以后就是苏俄和美国人在太平洋上对抗了。我们凑过去纯属找揍。”赵易对叶关筹划的特鲁克群岛计划并不是很看好,

“我们海军未来二十年的任务是维护好南海和万岛群岛,维护好我们和澳大利亚的矿石通道,维护好中东的石油通道。如果有机会,控制半个印度洋。至于太平洋,三五十年内美国都不会衰退,我们不适合凑过去当靶子。”

在赵易的规划中,和美国人的关系是难以长久的,现在得到特鲁克群岛到时无妨,但以后和美国翻脸,有特鲁克群岛这么一个孤悬海外的飞地,很容易被人拿捏敲打。

“老大,咱们怎么也能有几颗核弹撑腰,才会和美国人真翻脸,到时候还会怕美国人拿捏我们?大不了耍核捆绑的流氓战术。”不等叶关说话,李衡先开口道。

“也不能总是喊着核爆炸同归于尽吧?”赵易苦笑道,“而且在冷战敏感时期,一个不经意的摩擦还真容易引起事态扩大化。谁敢说,我们改变的历史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一块飞地这样飞走?特鲁克群岛呀,那真是不错的地方。”叶关惋惜道,但他知道赵易并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否则早就阻拦他推动这个计划了。

“我只是提醒一下我们的战略定位。既然特鲁克群岛有获取的可能,当然要收下。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等到华夏崛起,这就是太平洋上和美国对峙的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赵易果然转口道,“不过,我们得讲究策略。”

“后世的特鲁克群岛并不起眼,一个是要消除日本联合舰队锚地的痕迹,一个也是因为美国人控制了太平洋,有真正的珍珠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后勤补给基地了。没有多少航道经过,特鲁克自然也就没落。我们也不需要改变大势,只是顺水推舟,继续推动特鲁克的衰落。一个不重要的飞地,自然很难爆发起太大的冲突。不被人捏住致命处,自然不怕他们拿捏。”赵易再道。

有这么一块飞地,以后被人敲打是免不了的,但不能因为怕麻烦就放弃这么一个有潜力的落足点。

只要特鲁克群岛被美国人承认了,以后美国人捏着鼻子也要认可先锋军的主权。在核震慑下侵略不能,一点点小摩擦就算丢脸又能怎样?就当韬光养晦忍着吧。

“特鲁克以后一二十内都不会用于一点军事用途,只作为少量民用,比如远洋捕捞船的锚地,以后还会建立卫星遥控站点。”叶关连忙道。

“卫星站点确实重要,但十年之内我们不会考虑,五年之内不忙着去选址,这五年我们还是勤练内功,收敛一切锋芒,专注内部发展,先夯实基础。”赵易再一次强调了眼下先锋军的重心所在。

在这个位置上待得越久,越觉得不稳固的地方越多,也越觉得基础的重要性。

眼下击退了英法联军,并不是万事大吉。有太多的内部问题需要解决,还有更多外部的敌人在虎视眈眈,甚至已经渗透进来,等着某一天先锋军虚弱时来个彻底颠覆。

未来二十年从来不缺激烈的变革和颠覆,唯有自身硬才是硬道理。

“当然,低调发展不意味着全面收缩,在外边该怎么布局还得怎么布局,布局要趁早,以后才能更省力,只不过一定要低调再低调。”赵易并不是完全否定对外的扩张,“虽然未来风云变幻,不断变革,但经济手段总要缓和一些。有些地方不适合我们直接插手,改头换面打着英美的旗号还是可以入股捞汤水,等以后有机会慢慢入手。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想到中东的石油早在一战前就被美国人盯上,却因为无力掌控等到二战后才大规模开发,赵易再也不相信前世那些矿产资源的公开时间了。

有些勘探资料或许早就有了,只是各种成本,包括政治成本不合算,或许还有金融资本的操控,才一直拖延着不开发。

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那么大的量,赵易不相信没人早一点注意到。或许是二战让有些人顾忌引来日本人的垂涎,影响大局吧。

反正赵易不敢疏忽大意,在二战时就先抢注澳大利亚那些矿产聚集地的土地。

当时日本人已经快打到了澳大利亚北部沿海了,有一阵澳大利亚的未来并不被人看好,就来英国移民也多选择加拿大等远离战争的地方,地价极低,那些矿产多位于荒凉之地,更是廉价。可惜那时候先锋军也没钱,只能一点点的入手。

auzw.com

为了不引起英国人的警觉,这些土地多数是交叉入股的英国或者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本土公司掌控,通过欧洲和美国一些公司掺杂,就来出头的法人也没几个华人,由其他移民比如二战中移民澳大利亚的意大利人代劳,模糊了实际控制人的身份,才能在英国和先锋军开战时不被特别针对。

这么多年下来,先锋军已经在澳大利亚的土地和矿产上投入了3亿美元还多,成了先锋军海外经济布局的重点。

一些土地不开采矿产,也可以畜牧和耕种。

一些早期澳大利亚华人和二战中移民过去的华人就是借此安排进来的。

但先锋军对澳大利亚很明确,就是经济手段为主,并不打算过多移民刺激英国人。

就连矿产开发,也是维持费用为主,并不规模开发,引来贪狼,反正历史还没有拐弯。

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地区,现在应该还没有被发现,澳大利亚在38年就禁止铁矿石出口,唯恐国内的铁矿石资源不足,还要一直禁止凑满22年。

既然澳大利亚屁股底下的矿车还没有开动,三巨头也不会主动去推,毕竟现在东联国的矿产资源在夯实基础阶段还足够用,不需要太依赖外来资源。

“要想夯实工业基础,就需要工业的骨骼和工业的血液体系先完成。”李衡的比喻其实说的就是钢铁和石油,或者说材料和能源。

在对抗英法联军时,先锋军从德国和日本以及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运来的钢铁设备就已经逐渐安排就绪,只是缺少足够的产业工人,这也是赵易裁军的一个原因。军队占了太多劳动力用于非生产领域,不得不缩减。

新建立的钢铁厂也缺少磨合,不同技术标准的机器设备和不熟练的工人,甚至是水平还比较低的技术人员,想一下子启动钢铁大生产是不可能的。

不过随着战争的爆发,军管工业向钢铁倾斜,钢铁产量还是被推到了年产过百万吨的规模。

“只需要再有一年的实践,我们的氧气顶吹转炉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到时候钢铁产量翻番推高到二百万吨不是问题。”李衡已经在压着进度了。

氧气顶吹转炉引发了钢铁业大变革,投资少,成本低不说,和现在的平炉可以相差十倍,毕竟转炉十几分钟就一炉,还能不间断24小时冶炼,而平炉一炉得花费七八个小时。

氧气顶吹转炉的钢铁质量也不差,甚至还可超过一般的平炉,所以在五十年代短短时间内就掀翻了平炉制霸90年的地位,成为了主流。

李衡从二战时就在组织人研究氧气顶吹转炉,他所学的知识中有相关介绍,至少在方向上和路线上没出错,一点点的实验才把生产工艺理顺。最难的氧气生产,也在获得了德国林德公司的空气制氧设备并招揽了部分相关技术人员后,终于在上半年开发出了低压制氧工艺,为大规模使用氧气踏平了最高的一道门槛。

若不是考虑到没有足够的熟练技工,考虑到安全生产,按照现在先锋军已经安装完成的钢铁冶炼设备,产量推高到三百万吨也没问题。

仅仅万象的钢铁工业基地,不考虑人员的问题,现在就可以具备百万吨的钢铁产能。

曼德勒钢铁基地产能也在提升,考虑到铁矿石供应不及时,卡在了50万吨产能上。

原泰国境内,多数是小铁矿,在不依赖外在铁矿石的情况下,只是建起了三处10万吨级的钢铁厂。马来亚的铁矿和钢铁厂整合后,也建起了一个20万吨级的钢铁联合企业。

“停战后,越南北部的30万吨钢铁厂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只是考虑到沿海安全问题,越北的铁矿无法大规模开发,不过三年后二期产量可翻倍。还有高棉的罗文县铁矿区也在建着10万吨钢铁厂,以利于区域均衡发展。”李衡道,“曼谷地区原来也准备建起一座大型钢铁厂的,只是太靠近海岸,安全无法保障。这个计划还处在停滞状态,从日本拉来的机器设备还堆着,得利用起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