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7章 汉华等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最近盐原料不足吗?”在李衡巡视工厂时,跟随的侯德榜也问起了缺盐的事。

在先锋军提前预防和及时抢救下,范旭东在45年躲过了急性肝炎这一灾,只是他婉拒了先锋军的邀请,继续留在国内养病坐镇,倒是安排了侯德榜等人来帮助东联国建设盐化工产业。

经过两年的建设,先锋军分别在曼谷、仰光和吉隆坡建造的三处盐化工工厂,现在已经大规模投产。

目前纯碱年产量将会超过10万吨。所需原料基本都来自海盐,更是翻倍。但现在社会上缺盐的谣言却传得沸沸扬扬,不能不让侯德榜担心已经全面开工的几座工厂。

“侯总工,不必担心,盐原料要多少有多少。前一段时间我们晒的海盐确实出现了一些短缺,但我们不是还有煮盐吗?利用电厂余热,各地的煮盐效果还不错,两个月下来我们又多了2万吨精盐。”李衡笑着安慰道,“万岛群岛那边现在可是旱季,那边的盐场已经加大了生产力度,还新建了2处盐场,每月收盐已经超过了2万吨。”

东联国毕竟也是横跨了三十多个纬度,还有一部分在南半球。虽然同样有雨季旱季之分,到来的时间可不一样。

比如曼谷这边还是雨季,要持续到10月份,万岛群岛那边的雨季要到10月份才开始。

之前中南半岛上的出产的海盐足够,万岛群岛那边又不安定,也就没人在意,只有几个小盐场就近供应群岛附近,但现在一下子出现了盐危机,才让三巨头警觉,觉得得充分利用起这个时间差,也能充分提升盐场人员的效率。

盐场的盐工可以就近吸纳临时工,但正式的技工人员平时忙的时候一直急缺,雨季来时又闲得没事可做。

利用各地雨旱季的时间差,可异地调动人员,充分利用起人力资源。不止中南半岛和万岛群岛,就连中南半岛上各地的雨旱季也有时间差,可以灵活调动,以弥补人力上的不足。

这两个月就是紧急抽调了一批人员去了万岛群岛那边,只要肯投入,盐场建设和扩大很快,终于赶在雨季来临前,抢收了一波盐。

虽然那边雨季要来了,但进入10月份,中南半岛上一些地区的雨季也将过去,就算一些地区的凉级不利于晒盐,但已经可以有所产出了。何况各地盐场选址早就针对气候选了雨水少、日光充沛,风力足够的地区。

到了现在,盐缺口已经及时补上了,有些人传出的谣言晚了一步。

“真要缺了,我们也可以从华夏进口嘛!从长芦到这边的海船很方便的。”李衡爽朗一笑道。

侯德榜笑着点了点头。只要有钱,什么地方的盐买不到?印度和澳大利亚都有可进口,就算是从遥远的美国也能买来,最多运费高昂一些,让成本激增,没利润可言。

“万象那边化工厂已经准备投产了,也能产盐。”李衡又提了一句。

万象化工厂是综合工厂,侯德榜也参加了设计和建造。

有了金陵那边那座化工厂的经验,再造一座比较容易,而且在获得了德日美相关设备的基础上,还能继续提升产量和品质。

万象的化工厂规模最大,充分利用了万象附近的盐矿,现在设计日产各种钾盐200吨、合成氨100吨、硫酸150吨、硫铵300吨、硝酸50吨。

侯德榜亲手设计,他自然知道这座综合化工厂还产氯化钠,只是大部分都被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滚入了制碱体系中去了。但要是有所需求,一天至少能抽调出120吨精盐,用于弥补民用市场的不足,还能抽调部分调剂向其他盐化工厂当原料。

另外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曼德勒和呵叻两处综合化工厂。其中曼德勒虽然偏向于其他化工,呵叻却也是充分利用呵叻盆地的盐矿,也能提供大量的精盐。

“嗯,我很放心。”侯德榜感慨道。

他在先锋军这边待了两年了,亲眼看着各个化工厂从无到有,快速建立起来。先锋军干实事的做派让他看到了一些希望,国内暂时看不到希望,未尝不能从先锋军这边下手曲新救国。毕竟先锋军开疆辟土也是华夏人的骄傲。

“对了,侯总工。”李衡想起了一件事,直接说道,“你的档案资料需要整理一下,院士评选要开始了。”

“我,院士?”侯德榜有些吃惊。

先锋军要建立科学院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

从年初就有消息透漏出来。

“我们需要比国内抢先一步了,才能留住人才。”东联国建国前,赵易就提出了建立科学院的建议。

他说的国内是指华夏,华夏此时有中央研究院,名誉会员也就相当于院士,正规的院士还要等到48年才选举产生。

东联国建国后,就直接建起了国家自然科学院、国家社会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但同样没有院士。

东联国高级人才稀缺,寥寥几人就称院士,无疑会让人怀疑其中的水分。

院士一般都是终身制,为了以后方便调整,不至于拉低整体水平,三巨头选择了暂时搁置。

这科学院的人员分级其实也按照了先锋军推行的九级分等制。

在建国前,三巨头就在讨论以后的等级制度。

auzw.com

等级制度无处不在,并不意味着在法律面前平等就不存在分等级。

平等不是平均,还需要公平。现代社会除了在法律面前人人权利和义务需要保持一样外,其他很多方面还是需要等级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

比如,资历本身就是需要表现出其中的时间成本和人际成本,才能更加公平。

多了十年苦读上大学,结果工资和其他方面的起点和小学生一样,就没法吸引人去上进了。国家正能量的导向也需要拉开等级。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才职业等级就是重中之重。

不同于先锋军福利主要是为了全民福利,等级才分为七档,人才等级需要更加细分,才划分为了九级。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从一级最低,一直到最高的九级。

有人还拿古代九品制做对比,分出来初中高三级,每级分三等。

一二三级是初级人才,四五六是中级,七八九是高级。

但现实中却也有差异,各级又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一级被人称为入门级,数量稀少的六级就有人称为高级了,屈指可数的九级被人称为大师级。

这个九级分制正在被引入各个行业,也被扩大为更多的领域,连学生也被人分级了。

九级制和学校的小中高大学等分级是不一样的。

“学校学习只是基础和开始,我们要提倡终身教育,需要社会中有一个和终身教育相适应的人才等级制度。”赵易才提出汉华职业等级考核制度,不和普通教育一个体系,但也有相通的地方。

就目前的先锋军教育体系来看,初小毕业可以免试成为一级综合人才,高小毕业可免试成为二级综合人才,初中算三级,高中算四级,大学毕业出来就可免试算五级人才。未来计划中,这些等级都会降一等级,比如小学毕业才算一级,大学毕业不过是四级。五六七级还需要在社会中的相关经验和阅历,才进入工作体系后的初中高级。

没有考上大学的,也可以申请登记考核,需要一步步的去考核。

前四级需要基础的笔试多一些,后边实际的操作就多了,这也是人们把五六七级又看做初中高级的一个原因。

但普通教育又不能替代职业等级,高中毕业出来,只是综合人才,就算当厨师,也不能一下子提升为四级或者五级,还需要重新学习考核,从一级开始。若是单纯语文和数学等单项,倒是可以换算为四级或者五级,剩下自己继续学习进修,攀登该单项的高等级。

九级职业制度是和工资制度挂钩的,这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每一人才等级又因为主副技能的不同分为三档,以主技能、副技能和分技能划分,一下子就把工资划分出了更多的档次,远超过标准的27档。

比如职业是厨师,厨师等级是一级,就算拿了大学哲学文凭,也只能算分技能,基础工资里加不上多少钱。

车工五级,若是还有个钳工四级,这就相当于副技能,肯定要加分不少,提一提基础工资了。

九级制度只是一个大框架的等级制度,毕竟各个职业也有所偏向,需要细分,但有了骨架就容易让人才标准化了,也易于促进人才的流动。

每个职位,很容易列出所需要的技能和相关等级,可以更有针对性,避免人才的浪费。

就算是体制内的繁殖,达到相关技能等级,也不算太过,总比冒出众多混日子的外行强。

“后世游戏里都能具体划分,有了各种各样的相应标准,现实中却迟迟滞后。有些职位还特地加上莫名其妙条件的高门槛,纯粹是把别人当傻子。我们从一开始就建好标准的大框架,就算有偏移误差,也不影响大局。”李衡对赵易提出的一些观点极为赞同,“这样的等级更靠谱一些。以前的八级工制度就不错,走到哪里都是过硬的标准,比那些研究生海龟什么的文凭靠谱多了。

我知道文凭和技能不一样,但文凭也可以继续细分呀,更多偏向基础的文凭也不能代替社会人才的现状。

社会中的那么多考级,有钢琴和英语等级考试,为什么就不能有面向全社会统一标准的车工钳工的考试?

考公务人员为什么就不能细分出岗位所需的技能?

怎么就不打通社会底层人才向上流动的另一条通道?

各个学校已经用文凭垄断社会人才供应了?有了敲门砖走上金光大道,就忽略人才的持续可成长性?

只有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体系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打通人才上下和交流的通道。就算现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也不能忽视社会人才的自我成长。

文凭的基础潜力并不一定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一个人的技能树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显示出一个人的发展特征。

哼!人才职能等级考核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在我们手中,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